模糊数学诞生至今仅有22年历史,然而它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它涉及纯粹数学、应用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在图象识别、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语言学、管理科学、医疗诊断、哲学研究等领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把模糊数学理论应用于决策研究,形成了模糊决策技术。只要经过仔细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在多数情况下,决策目标与约束条件均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对复杂大系统的决策过程尤其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运用模糊决策技术,会显得更加自然,也将会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我国学者对模糊数学的研究始于70年代中期,然而发展甚速,已有了一支较强的研究队伍,成立了模糊集与系统学会,出版了《模糊数学》杂志。出版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论著,例如,汪培庄教授所著《模糊集与随机集落影》、《模糊集合论及其应用》,张文修教授编著的《模糊数学基础》等等。我国学者把模糊数学理论应用于气象预报,提高了预报质量,在1980年召开的国际气象学术讨论会上,我国所提交论文得到会议的好评。在中医医疗诊断方面,还制成了《关幼波教授治疗肝病计算机诊断程序》。实践表明,该计算机的医疗效果良好,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作出了贡献。这一经验也被推广应用于治疗急腹症等方面。我国学者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在地质探矿、生态环境、企业管理、生物学、心理学等领域,也都分别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
月球算是人类探测最多的星球之一了,苏联从1959年开始到1968年一共发射了14个月球探测器。在1969年之后,苏联又相继发射了15-24号探测器,这些探测器已经能够进入到月球表面,并且对月球的岩石进行研究了。
在军备竞争的时代,美国同样对月球进行了大量的探究。最为著名的是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的表面,并且说出了那句“人类的一大步”。
为什么至今50年过去了,当初似乎非常轻易登上月球的美国,再没有任何的登月计划。世界上其它的国家和组织似乎也没有这类的探月计划,这是为什么呢?月球上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美国登月的背后美国看似轻轻松松就登月了,但是这背后的时代背景是“美苏冷战”。两个国家之间处于一个军备竞赛的阶段,互不相让,因此在那个时代,确实是人类探索太空最活跃的一段时期。
探测太空至少需要在两个方面满足条件,第一个是有钱,第二个是有技术。
阿波罗计划从开始到登月中间整整过了11年的时间,耗资了255亿美元。占美国全部科研经费的20%,仅仅这一个项目占据了全国科研经费的五分之一,充分说明当时美国为了登上月球真的费了多少劲。
为了顺利完成登月的计划,有20000家企业,200多所高等学府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共超过30万人为登月计划做贡献。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科研群体。
NASA的前局长更是毫不客气地说,美国登月是冷战的产物。
既然已经登月后,为什么再上去显得如此困难?一般来说,第一次是最难的,因为技术是瓶颈,技术上如果得不到突破登月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但是对于美国来说,他们已经登月过了,应该说已经掌握了关键技术,为什么不继续登月了呢?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太花钱了。首先太空探测项目基本上就是烧钱的项目。从投资回报率来说,很多太空探测项目都是亏本的,成本非常之高。把钱花在这种可能得不到任何回报的项目上,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而且,今年来科学界更为关注的行星是火星,未来几年将是金星。不懂美国2023年的登月计划是不是会真的实现。
第二,已经有大量月球样本了。阿波罗计划已经帮助美国收集了非常多月球的岩石和一手材料。我们知道,即使人真正登上了月球,也走不了太远,基本上不比月球探测器智能到哪里去,而且可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美国通过阿波罗计划带回地球的样本可能已经足够他们进行研究了,目前并没有什么新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对月球进行探测。
月球有什么可怕之处吗?对于一个未知的星球,它一定是可怕的。虽然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很近,但是一直以来月球的背面都是非常神秘的,也是直到最近才有科学家揭示月球背面的一些相关研究。
月球相对地球来说的地质活动是比较稳定的,我们看到月球上有非常多的陨石坑,因此月球是研究早期太阳系陨石撞击的绝佳素材。甚至对科学家研究地球的形成和演化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文章来源:《广东气象》 网址: http://www.gdqxzz.cn/zonghexinwen/2022/1212/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