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校园诗词大会”设计了“文字线索问题”环节。 下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日月之行,如果出现在其中; 星汉闪耀着,如果从中出来的话”,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三条线索,请结合阅读体验写下最后的线索。 可以让解答者锁定答案。
答:他领导建安文坛开创了“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楷模:《蓬莱文章建安骨》、《建安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b .他的诗作雄健深沉
沉,慷慨悲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苦难生活,《蒿里行》《短歌行》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品。C.诗人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作此诗。《浪淘沙·北戴河》中提及此事:“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D.
答案示例:这两句诗运用想象,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志向。清沈德潜评价:“有吞吐宇宙气象。”
12.阅读下面材料,谈谈你是否认可论文作者的感受,并说明理由。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作者首先是以色彩和香味的“通感”来描写桃花岛的:“船将近岛,郭靖已闻到海风中夹着扑鼻花香,远远望去,岛上郁郁葱葱,一团绿,一团红,一团黄,一团紫,端的是繁花似锦。”这不就是曹操《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意境么!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节选自论文《金庸武侠小说中海洋描写的文化内涵》
答:
答案示例:我不认同作者的感受。小说的描写只能令我联想到“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而与这四句的整体意境相去甚远。因为诗人是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广阔,大海的壮阔以及点缀其间的山岛尽收眼底,而小说中的郭靖是站在船头,视野有限。(共2分。“意境”1分,“联想”1分)
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完成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1.德国天文学家1915年写的《海陆的起源》。魏格纳在该书中系统地阐述和论证了1912年他所说的大陆漂移理论。
2.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发表了有关大陆漂移假设的论文。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总共13章。并将其与地球冷缩说、陆桥说、海洋永恒说作了比较。本文还对上述理论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仅以大陆漂移论来说明其存在的问题。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角度,证明了其理论的正确性。从地球黏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断裂、大陆边缘的结构形式等几个角度,探讨了大陆运动的可能和运动的动力。该书一经问世,便以各种语言翻译而成,受到了全球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界的广泛关注。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要从一片西瓜地里找出一个最大的西瓜,那是件很麻烦的事。必须把西瓜地里所有的西瓜都找出来,再比较一下,才知道哪个西瓜最大。西瓜越多,工作量就越大。如果按通常说的,到西瓜地里去找一个较大的西瓜,这时精确的问题就转化成模糊的问题,反而容易多了。由此可见,适当的模糊能使问题得到简化。
确实,像上面的“一粒”与“一堆”,“最大的”与“较大的”都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但是它们的区别都是逐渐的,而不是突变的,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换句话说,这些概念带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类的,我们说一个人很高或很胖,但是究竟多少厘米才算高,多少千克才算胖呢?像这里的高和胖都是很模糊了。
模糊数学模糊数学是研究现实中许多界限不分明问题的一种数学工具,其基本概念之一是模糊集合。利用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能很好地处理各种模糊问题。
模式识别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人脑能在很低的准确性下有效地处理复杂问题。如计算机使用模糊数学,便能大大提高模式识别能力,可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活动。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应用模糊数学,可使空调器的温度控制更为合理,洗衣机可节电、节水、提高效率。在现代社会的大系统管理中,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有可能形成更加有效的决策。
模糊数学这种相当新的数学方法和思想方法,虽有待于不断完善,但其应用前景却非常广阔。
文章来源:《广东气象》 网址: http://www.gdqxzz.cn/zonghexinwen/2022/1212/1604.html